查重资讯
>
2022年那些洗稿的大学生
2022年那些洗稿的大学生
PaperRed
2022-02-16
333


关于「洗稿」,国内传媒法专家魏永征教授此前写了一篇《在洗稿名目下的剽窃》的文章。文章称「洗稿」一词出于香港新闻界,洗稿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由来已久的工作方式。但他们认为的「洗稿」是对于某个新闻事件,本人没有到现场采访,就会从网上或广播电视的报道里获取已经事实,然后写成文稿。

有时同行之间会相互交换文稿,同类事件好几个,分身乏术,大家分头采访,各人据别人报道的事实写稿在本报发表。香港媒体语境下的洗稿不涉及版权问题,版权保护只及于表达,不涉及思想等,这是版权的国际公约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。而在当下「流量为王」的时代,自媒体平台上鱼龙混杂,抄袭、洗稿、刷量乱象频出。将别人的原创文章调整语序,删减几个字,然后替换几个近义词,最后标上「原创」二字,一篇属于自己的原创文章就完成了,这就是所谓的自媒体「洗稿」方式。

去年一篇《内容红利下的做号江湖:一天 20 篇、每篇 5 分钟、月入 5……》文章,更是揭秘了在内容红利下,一群游离于读者、平台的边缘隐秘群体。

他们前期通过注册大量的自媒体账号,然后利用抄袭、洗稿、伪原创等各种低成本生产内容的方式,再通过各大平台渠道分发出去,获得大量流量,从而赚取广告分成。据文章作者透露,完成这样一篇文章整个过程不超过 10 分钟,做号者每天最少写 20 篇多则 100 篇,一篇篇稿子就是这样野蛮生产出来的。

而在学术界,洗稿行为也由来已久。

如果抄袭指的是简单的复制粘贴,那么洗稿则是将他人的论文拿来,对其中的研究课题、标题、结构框架、中心思想、表达方式等进行加工和修改,变为自己的原创论文。另外,学校的查重规定也「刺激」着学生的洗稿行为。

不同高校对毕业论文的查重有不同的标准,有的学校要求比较低,只要查重在 30% 以下即可;而有的高校规定的重复率必须在 20%10%、甚至有些变态的要 5% 以下,面对这么严格的重复率要求,学生绞尽脑汁在尝试「花式洗稿」,甚至「移花接木」。

大学生写毕业论文的目的,主要有两个方面:

一、对学生大学期间所掌握的知识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;

二、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,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
学校让学生写论文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力,而现实中许多学生在互相攀比谁文章洗稿洗的白,谁的查重率更低,对于论文的质量、深度他们漠不关心。

除了去知网等学术论文网站查找相关论文以便自己洗稿外,还有部分学生通过身边的学长、学姐,甚至直接在上一届毕业生的基础上,直接进行洗稿。

如把城市替换,或者研究范围扩大或缩小,论文再多增加几个案例,就开始自己的论文洗稿之路。

随着技术进步,剽窃、抄袭手段越来越高明,「洗稿」可以规避一些查重平台检测,不轻易被发现。

结果我们看到的论文,明明可以用很学术的语言表达,但是学生为了避免被查重,本来能好好说的话倒装起来,读起来非常尴尬。

每一届的学生都是在上一届,甚至上上一届的基础上,进行论文引用、抄袭、搬运,缺乏独创性,这也导致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整体论文质量不断下降。